呈两优607水稻品种的特性 全生育期133.2天
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,秧田播种量每亩10.0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1.0-1.5千克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呈两优607水稻品...
02-09
幼苗:第一叶尖端匙到圆形,叶鞘花青甙紫色,叶缘波状明显。
夏播在5月25日至6月20日左右播种。
一般地力条件留苗密度4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病虫害。
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定通过,适宜关中夏播玉米区种植。
1、审定编号:陕审玉20210071号。
2、作物名称:玉米。
3、品种名称:渭玉369。
4、申请者:陕西天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
5、育种者:陕西天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
6、品种来源:WZ020×WZ004。
7、审定意见: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定通过,适宜关中夏播玉米区种植。
1、幼苗:第一叶尖端匙到圆形,叶鞘花青甙紫色,叶缘波状明显。
2、成株:半紧凑,株高279.4厘米、穗位95.2厘米,雄穗分枝5-7个,花药黄色。
3、雌穗:花丝浅红色,果穗筒形,穗轴红色,穗长22.6厘米,穗行数18行、籽粒黄色、马齿型,百粒重34克,出籽率90%。
4、关中夏播平均生育期107.6天,与对照郑单958相当。
5、经鉴定:高抗茎腐病、瘤黑粉病,中抗穗腐病和小斑病,感弯孢叶斑病。
6、经检测:籽粒容重794g/L,粗淀粉含量(干基)74.29%,粗蛋白含量(干基)10.28%,粗脂肪含量(干基)3.05%,赖氨酸(干基)0.28%。
1、夏播在5月25日至6月20日左右播种。
2、一般地力条件留苗密度4000株左右,注意防治病虫害。
1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91.0公斤。
标签: 玉米
相关文章
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,秧田播种量每亩10.0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1.0-1.5千克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呈两优607水稻品...
02-09
鲜食糯玉米品种,出苗至成熟88天,比对照春糯1号早1天。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,一般公顷保苗5.0~5.5万株。经审阅绿色通道主持单位提交的报审材料,该品种符合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...
08-03
出苗至采收期100天,比对照中农大甜413晚熟1天。4月中旬播种,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亩种植密度3500~4000株,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。适宜在甘肃省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。一、仲甜8号玉米品种...
02-15
区试平均生育期94.65天,比对照晚5.4天成熟。在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,种植密度控制在3000—4000株/亩,增施有机肥和磷、钾肥,及时防治病虫害。该品种符合审定标准,同意通过审定。适宜云南省鲜食玉...
07-23
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生育期104天左右,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。适宜播期6月上中旬。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。一、金穗109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...
08-31
半冬性品种,全生育期225.3~231.2天,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1.0天。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,每亩适宜基本苗18~20万。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轮选49小麦...
07-04
属半冬性品种。适宜播期与密度:为10月上中旬,基本苗16-18万/亩。该品种符合安徽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适宜我省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。一、皖农116小麦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皖审麦2023...
06-07
物种论述:秋枫也叫茄冬、红桐,它属于大戟目、大戟科、秋枫属大乔木。形态特征:株高可达到40米左右,树干圆满通直,表皮呈灰褐色至棕褐色,小叶呈卵形、椭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浆果呈圆球形或近圆球形。分...
03-01
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,平均生育期234天,比对照衡4399晚0.3天。适宜播种期10月10日~25日。每亩适宜基本苗20~25万,足墒播种,播后镇压,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做底肥,小麦返青期亩追施尿素20...
11-10
中粳常规水稻品种。播期:5月15日前后播种,大田亩用种量0千克,亩播种量30千克左右,秧龄30-35天。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适宜在安徽省一季中粳稻区推广种植,需要注意对稻曲病、稻瘟病等...
08-28
热点文章
加州鲈鱼养殖周期多长 一般3-4个月
潜江小龙虾几月份上市 3月底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上市
高锐思628玉米品种简介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
糯特娇玉米种子特征特性 种植密度不宜过大
仔猪保温灯多少瓦合适 夏季的时候保温灯用150瓦比较合适
中国四大蜂蜜种类 分别是洋槐蜜、荆条蜜、枣花蜜、荔枝蜜
初秋换季养狗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别着凉感冒
甜椒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不同病害的症状不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