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玉108玉米种子特点 出苗至成熟146天
出苗至成熟146天,与对照德美亚3号熟期相同。4月中旬播种,种植密度每亩4000~4500株。施肥,基肥应每亩施15千克。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。一、禾玉108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...
03-03
出苗至采收94天,比对照朝甜603早3天。
春播4月中下旬播种,种植密度每亩3000~3500株。
施肥,基肥应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。
适宜在甘肃省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。
1、审定编号:甘审玉20210140。
2、作物名称:玉米。
3、品种名称:脆甜168。
4、申请者:酒泉市田旺玉米研究所。
5、育种者:山西康怡黑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、酒泉市田旺玉米研究所。
6、品种来源:YT~8×NDT。
7、审定意见:适宜在甘肃省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。
1、出苗至采收94天,比对照朝甜603早3天。
2、幼苗叶鞘绿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。
3、株型半紧凑,株高198厘米,穗位高65厘米,成株叶片数20片。
4、茎基绿色,花药黄色,颖壳绿色,花丝黄绿色,果穗筒型,穗长19.1厘米,穗行数15.5行,行粒数37.3粒, 穗轴白色,籽粒黄白相间,马齿型,百粒重8.8克。
5、经接种鉴定,高感丝黑穗病,高抗瘤黑粉病。
6、籽粒含可溶性糖8.4%,还原糖1.1%。
7、鲜穗外观及蒸煮品质为2级,综合评分82.5分。
1、春播4月中下旬播种,种植密度每亩3000~3500株。
2、施肥,基肥应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。
3、追肥,拔节期亩施尿素30千克,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千克。
4、注意防治丝黑穗病、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。
1、2018~2019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甜玉米品种试验,平均亩产1029.0千克,比对照朝甜603增产1.4%。
标签: 玉米
相关文章
出苗至成熟146天,与对照德美亚3号熟期相同。4月中旬播种,种植密度每亩4000~4500株。施肥,基肥应每亩施15千克。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。一、禾玉108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...
03-03
全生育期120天左右。6月20日左右播种,秧田播种量每亩12.5-15公斤,大田用种量育苗移栽每亩1-1.5公斤、软盘抛秧2.0-2.5公斤。赣州市、吉安市、抚州市、南昌市、宜春市稻瘟病轻发区种植。一...
01-07
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Ⅱ区生育期120天左右,与对照并单16号相当。适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。亩留苗4000~4500株。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Ⅱ区种植。一...
07-23
半冬性小麦品种。适宜播期10月10日-25日。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18万-20万,推迟播种或肥力水平偏低应适当增加基本苗。通过审定,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。一、华麦16小麦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苏...
10-01
甜玉米单交种。双行种植,亩植3200~3500株,授粉后20天采收。新美甜18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生育期与对照种粤甜16号相近。丰产稳产性好,品质优,中抗纹枯病,抗小斑病,抗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...
02-12
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。适时播种,培育壮秧:桂南早稻3月上旬、晚稻7月上旬播种。桂中、桂北作早稻或中稻3月~5月底前均可播种。该品种达到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又得优178水稻品种基本信息1、...
07-12
株型披散,雄穗主轴与分枝夹角中等,花药浅色,花丝绿色,果穗筒形,籽粒白色、甜质型。播种时期:适宜春播,种植密度:每亩种植3300株左右。该品种符合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...
11-05
春播出苗至成熟130天,比对照沈玉21短2天。适宜在肥力中上等的地块种植,密度3500株/亩左右,注意防治丝黑穗病、灰斑病。该品种符合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辽宁省≥10℃活动积温30...
01-31
株型半紧凑,雄穗主轴与分枝夹角小,花药绿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锥到筒形,籽粒白色、糯质型。播种时期:适宜春播,种植密度:每亩种植3300株左右。该品种符合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四川省平坝...
08-01
株型半紧凑,夏播生育期103天,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,全株叶片19片,幼苗叶鞘紫色,花丝紫色,花药黄色,雄穗分枝3~6个。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,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。全省适宜地区夏玉米品...
10-28
热点文章
辽单1811玉米品种的特性 春播出苗至成熟130天
杏树采果后管理注意事项 采果后必须进行修剪一次
甜瓜种子能直接种吗 新鲜瓜里取的需要清洗晾晒后才行
桂浙优8699水稻种子介绍 适宜中高肥力水平栽培
川优617水稻种子介绍 全生育期156.6天
春优987水稻种简介 全生育期为142.4天
东富104水稻品种的特性 该品种主茎13片叶
博Ⅱ优5522水稻种子简介 中抗白叶枯病Ⅳ型菌1~3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