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黄草的繁殖方法 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发布于:2024-12-27 作者:绿意浓 阅读:165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、扦插繁殖、分株繁殖等。

种子繁殖:于春季或秋季播种,分为条播、撒播,播种前与细沙按比例混匀,播种后覆盖细河沙、浇水。

扦插繁殖:选取健壮枝条并截取成15cm长,基部叶片剪去,顶梢1-2对叶保留,然后用生根粉浸泡处理,扦插于苗床之上。

分株繁殖:将当年收获后的匍匐根茎集中种植,待长出分蘖的新苗后,利用分蘖新苗作种苗移植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一、溪黄草的繁殖方法

1、种子繁殖

(1)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春季雨水充足、气温回升时或秋季果实成熟时进行,撒播或条播均可。

(2)播种时须用细泥粉或细沙按5-6:1比例与种子拌匀再播。播后覆一层细河沙,上面再盖稻草,以保温保湿。

(3)播后即浇水,用细孔喷壶均匀喷洒浇透。出苗后施稀肥水1-2次,苗长至10厘米以上,具8-10片叶时可移植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2、扦插繁殖

(1)一般以用嫩枝扦插,插条可从留种地或大田里割取,选取健壮枝条,裁成长10-15厘米,具3-4个节,剪去基部叶片,留顶梢1-2对叶,下端斜剪成马蹄形切口。

(2)剪好的插条用生根粉浸泡处理,以确保有较高的成活率。苗床整好,开横沟,将插条斜依沟壁,上端露出土面为插条的1/4-1/3,覆土压实。

(3)依次扦插第2行,扦插株行距4厘米×5厘米。扦插完后浇透水,上盖荫蔽度50%的遮阳网,防阳光直射。插后常浇水保持湿润,通常在一周后开始发根,15天后可移植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3、分株繁殖

分株繁殖可把当年收获后的匍匐根茎(老头)集中密植,作为留种田,冬季需防寒保湿。翌年春天匍匐根茎上长出许多分蘖的新苗,用这些分蘖作种苗移植。

4、移植

(1)大田施足基肥,亩施农家肥3000-4000公斤,畦面耙细耙平,整好地后可移植。移栽时要切断幼苗主根,可使苗株产生更多的侧根,形成发达的根系,有利其生长。

(2)移栽应选择在阴天无风或晴天傍晚进行,一般按15厘米×20厘米或20厘米×20厘米的行株距种植,穴栽或开沟种植。植后覆土压实,浇透定根水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二、溪黄草的田间管理办法

溪黄草的整个生长发育期要注意肥水均匀,追肥要“前促、中控”,及时排水防涝,保持土壤湿润,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
1、追肥

(1)移栽定植后10天,植株开始长出新根,此时要追施N肥一次,亩施尿素5公斤或薄施稀释的人畜粪尿,促根早生快发。

(2)移栽15-20天后再施稀人畜粪尿一次,每亩约1000公斤。以后每月施有机肥1-2次。

(3)植株封行后可改施颗粒复合肥1-2次,每亩施30公斤。每次收割后都要松土施肥,有助于植株的萌芽抽枝成活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2、水分管理

(1)幼苗移植后,早晚需淋水,早春则用地膜覆盖,以保温保湿。

(2)苗期要注意浇水保苗,避免干旱,促进根系下扎,以利幼苗茁壮生长;植株封行后,耗水量增大,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。

(3)在雨季,尤其是连续多天的大雨后,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,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引起烂根。

3、中耕除草

(1)通常每年中耕3-4次,保持土壤疏松,田间无杂草,减少水肥消耗,保持田园清洁,防治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。

(2)中耕除草一般在封行前,选择晴天或阴天土壤湿度不太大时进行。溪黄草的根系较浅,中耕宜浅。

(3)封行后,植株分枝较多,枝叶生长茂盛,中耕除草次数要减少,以免损伤植株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4、病虫防治

(1)溪黄草的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和蚜虫。白粉病秋季发病较严重,早期发现染病的植株,要及时拔除烧毁,并及时喷药,避免病害扩展。

(2)可用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,或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15%粉锈灵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,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,连续喷2-3次。

(3)蚜虫繁殖快,蔓延迅速,必须及时防治,选用触杀、内吸、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喷杀,可用辟蚜雾、乐斯本、农地乐、蚜克星等药轮换使用,喷雾防治。

溪黄草的繁殖方法,可种子、扦插、分株繁殖

5、采收加工

(1)溪黄草在南方每年可收割2-3次,春季种植后90天即可收第1次。如管理得当,肥水充足,在第一次收割后70-80天可收第2次,入冬前植株停止生长时收割第3次。

(2)每次收割时,用镰刀在植株茎基部离地面2-3厘米处割下,这样有助于分蘖萌芽。采收一般选择在晴天进行。

(3)收割后应及时干燥,晒干、阴干或烘干。晒干后待叶片回软时再捆压成件,即成商品。

标签: 溪黄草

相关文章

  • 皖宿0628小麦种子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22.8天

    皖宿0628小麦种子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22.8天

    半冬性,全生育期222.8天,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。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,亩基本苗16万-20万。注意防治病害蚜虫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、条锈病等病虫害。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...

    07-15

  • 粤甜35号玉米种子简介 注意防治纹枯病

    粤甜35号玉米种子简介 注意防治纹枯病

    甜玉米单交种。双行植,亩植3000~3300株,授粉后20~22天左右采收,注意防治纹枯病。粤甜35号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生育期比对照种粤甜16号长1~3天。丰产性较好,可溶性糖含量34.7%~35.3%...

    06-11

  • 申科甜811玉米种子特点 密度3500株/亩左右

    申科甜811玉米种子特点 密度3500株/亩左右

    南方(东南)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79.8天,比对照早熟0.9天。适宜播种期春播3月—4月中旬,密度3500株/亩左右,与其他玉米品种空间隔离500米以上,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20天,苗期注意防治地...

    09-18

  • 大地711玉米种子简介 高抗丝黑穗病2.2%HR

    大地711玉米种子简介 高抗丝黑穗病2.2%HR

    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,株型紧凑,株高299厘米,穗位105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,护颖紫绿色,花药黄色,花丝黄色,雄穗一级分枝4~7个。亩保苗5000~5500株左右。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...

    06-08

  • 诚玉118玉米种子特点 注意防治病虫害

    诚玉118玉米种子特点 注意防治病虫害

    平均生育期128天,比对照五谷3861晚熟2.5天。适时播种,云南省最佳播种节令4-5月份,保证全苗,最佳种植密度净种3800—4000株/亩,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,施足底肥,巧施苗肥,重施攻苞肥,施肥...

    02-28

  • 苏科糯1705玉米种简介 合理安排播期

    苏科糯1705玉米种简介 合理安排播期

    中熟鲜食糯玉米。适期播种,根据上市时间和不同的栽培方式,合理安排播期。合理密植,适宜密度每亩4000~4500株。通过审定,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。一、苏科糯1705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苏审玉...

    01-10

  • 扬辐麦22小麦种子特征特性 属偏春性品种

    扬辐麦22小麦种子特征特性 属偏春性品种

    属偏春性品种。适时播种。适于湖北省小麦产区种植。一、扬辐麦22小麦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鄂审麦20230006。2、作物名称:小麦。3、品种名称:扬辐麦22。4、申请者: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...

    10-05

  • T2009玉米种简介 中抗穗腐病

    T2009玉米种简介 中抗穗腐病

    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10.1天,比对照早熟1.3天。适宜播种期,春季:2月中旬—4月下旬播种,秋季:6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T2009玉米品种基本...

    07-23

  • 正白玉9118玉米种子特点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

    正白玉9118玉米种子特点 注意防治丝黑穗病

    株型半紧凑,雄穗主轴与分枝夹角中,花药浅紫色,花丝浅紫色,果穗锥到筒形,籽粒白色、偏硬粒型,穗轴白色。播种时期:适宜春播,种植密度:每亩种植3200株左右。该品种符合四川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...

    10-30

  • 齐黄39大豆种子简介 抢墒或造墒播种

    齐黄39大豆种子简介 抢墒或造墒播种

    普通型中熟夏大豆品种,夏播生育期平均108.0天,比对照邯豆5号/齐黄34晚熟1天。适宜播种期6月上、中旬,抢墒或造墒播种,种植密度一般每亩1.2万-1.5万株。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...

    12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