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旗208玉米种简介 密度4500株/亩左右
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1.0天,比对照晚熟0.0天。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,密度4500株/亩左右,注意防治大斑病、穗腐病、灰斑病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红旗208玉米品...
02-09
属中早熟粳稻品种。
一般5月中下旬育秧,6月中旬插秧,适宜密度每亩19000穴左右。
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。
鲁南、鲁西南稻区种植利用。
1、审定编号:鲁审稻20220006。
2、作物名称:水稻。
3、品种名称:鲁资稻14号。
4、申请者:山东省农业科学院。
5、育种者:山东省农业科学院。
6、品种来源:常规品种,系W1304/圣稻13杂交选育。
7、审定意见:鲁南、鲁西南稻区种植利用。
1、属中早熟粳稻品种。
2、区域试验结果:全生育期144天,比对照润农11晚熟3天。
3、平均亩有效穗24.0万,成穗率78.2%,株高97.5厘米,穗长16.6厘米,穗实粒数117.6粒,结实率84.2%,千粒重25.5克。
4、2019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杭州)测试:稻谷出糙率85.1%、整精米率60.2%、长宽比1.8、垩白粒率11.0%、垩白度1.2%、胶稠度73.0mm、直链淀粉含量10.9%,达到普通食用粳稻标准。
5、2020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:稻瘟病综合损失率最高级5级。
1、一般5月中下旬育秧,6月中旬插秧,适宜密度每亩19000穴左右。
2、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。
1、2019~2020年参加全省水稻品种机插秧组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681.3公斤,比对照润农11增产7.8%。
2、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4.2公斤,比对照润农11增产6.4%。
标签: 水稻
相关文章
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1.0天,比对照晚熟0.0天。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,密度4500株/亩左右,注意防治大斑病、穗腐病、灰斑病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红旗208玉米品...
02-09
菟丝子的价格通常为20-26元/公斤,具体售价因地区、市场等条件而异。菟丝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,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,可在坟头、荒地、平原等地方生长,也能在长有豆科、菊科等植物的地方生长。一、菟丝子的价格...
07-01
半冬性品种,全生育期218.1~229.0天,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.8天。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,每亩适宜基本苗18~22万。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河南省(南部...
07-10
生育期129.5天,比对照贵单8号早1天。宜春播,采用营养块育苗移栽,单株定植,每亩种植密度3500~3700株。适宜在贵州省的贵阳市、安顺市、黔西南州、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海拔19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力...
09-22
绿头苍蝇即红头丽蝇,长约10-11毫米,广泛分布在欧洲及世界各地。绿头苍蝇身上的颜色比较鲜艳,其面颊是鲜橙色的,胸部及腹部呈金属灰蓝色,髋底的骨片呈黄色式或橙色。它们每年都会经过5个发育阶段,光幼虫就...
06-20
甜加糯型糯玉米。适期播种,根据上市时间和不同的栽培方式,合理安排播期。合理密植,适宜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。通过审定,适宜在江苏省各地种植。一、扬甜糯104玉米品种基本信息1、审定编号:苏审玉2020...
07-26
幼苗叶鞘紫色。适宜播期为6月5日~6月20日,适宜密度为4500株/亩左右。该品种符合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适宜在河北省唐山、廊坊、保定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。一、福育963玉米品...
07-27
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。一般6月中下旬播种,大田亩用种量5千克。秧龄20-25天,栽插规格17厘米×20厘米,每穴插2-3粒谷苗。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一、华盛优华占水稻品种基本信息1...
03-23
普通夏玉米品种。播期: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,亩播种量5千克左右。种植密度:一般种植密度为3800-4000株/亩。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。一、ND367玉...
10-27
半冬性,全生育期232.58天,比对照济麦22晚熟1天。适宜播期10月5-15日,亩基本苗18万左右。抽穗前后应及时防治麦蚜,扬花期和灌浆期应及时防治赤霉病和其他叶部病害。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...
11-19
热点文章
辽单1811玉米品种的特性 春播出苗至成熟130天
杏树采果后管理注意事项 采果后必须进行修剪一次
甜瓜种子能直接种吗 新鲜瓜里取的需要清洗晾晒后才行
桂浙优8699水稻种子介绍 适宜中高肥力水平栽培
川优617水稻种子介绍 全生育期156.6天
春优987水稻种简介 全生育期为142.4天
东富104水稻品种的特性 该品种主茎13片叶
博Ⅱ优5522水稻种子简介 中抗白叶枯病Ⅳ型菌1~3级